航空母艦是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重要軍艦種類之一,它的出現改變了世界對海戰的認識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,各國雖已相繼建造配備重裝武力的軍艦,但射程和速度遠遠不及二戰航空母艦上的飛機。航空母艦可乘載數十架,甚至百架飛機,即使是像海島般大的軍艦,也難逃航空母艦上成群飛機快速的追擊和轟炸。
長榮海事博物館軍艦區展出西元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下水服役的美國海軍航空母艦「無畏號」,她曾經參與太平洋戰爭、韓戰以及越戰,並在西元1954改裝成反潛艇航空母艦。此外,「無畏號」不只參與海上及空中的戰鬥,她還曾經擔任美國太空總署(NASA)「雙子星三號」 (Gemini III)的救援艦!
西元1965年3月23日,美國第一次同時將兩位太空人陽(John Young)和葛利森(Virgil I. “Gus” Grissom)送上外太空,並環繞地球三圈再返回地球。這趟太空旅程成功地返回地球,但在降落時,偏離原訂目標地的加勒比海,「無畏號」適時扮演救難英雄,由艦上起飛的直升機負責打撈兩位太空人,主艦則護送雙子星三號返航。
退役後的「無畏號」,停靠在美國紐約曼哈頓第86號港口,在西元1982年重新裝修成為「無畏號海空與太空紀念博物館」(Intrepid Sea, Air and Space Museum Complex),紀念她過去在海、空及太空領域的各項傑出貢獻。與「無畏號」同時期經歷二次世界大戰的航空母艦,大多數在除役後就被拆解,只有極少數航空母艦被保存並改建成博物館。